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提到金相顯微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是光學顯微鏡技術、光電轉換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發展成為的一個高科技產品,它通常運用在科技研究和教學領域上面,它的價格低廉、操作簡單,深受廣大人們的喜愛,那么金相顯微鏡的改進方式主要有哪些呢?下面三鏘泰達小編來給大家介紹。
金相顯微鏡的改進方式:
1、普遍采用無限遠光學系統
物鏡按照無限遠象距進行設計而不是象常規物鏡那樣按照有限象距進行設計,這種光學系統稱為無限遠色差和象差校正的光學系統或簡稱無限遠光學系統。使用這種光學系統時,當入射光從試樣表面反射再次進入物鏡后,并不收斂而是保持為平行光束,直到通過鏡筒透鏡后才收斂并形成中間象,即一次放大實象,然后才供目鏡再次放大。
無限遠光學系統的優點是顯微鏡中的各種光學附件的棱鏡、檢偏振鏡,以及其它附加濾色鏡等都可以放置在物鏡凸緣與鏡簡透鏡之間平行光束的空間,由于成象光束沒有受到上述光學附件的干擾,物象的質量不會受到損害,從而簡化了物鏡設計中色差和象差的校正。此外,在無限遠光學系統中,鏡筒長度系數保持為一,無論物鏡與目鏡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也不需要一個固定的中轉透鏡系統。
2、同焦面性設計
在新型顯微鏡中,更換物鏡及目鏡后不須重新調焦,一般只需略微調節微調旋鈕,就可以使物象準確聚焦.為此,物鏡和目鏡的光學機械尺寸應滿足同焦面性的要求,即:①所有物鏡的共軛距離(即從試樣表面到物鏡初次放大實象象面之間的距離)相等:②所有物鏡初次放大實象到目鏡鏡筒口的距離不變;③所有目鏡的焦面與物鏡初次放大實象的象面重合.同焦面性并不是物鏡或目鏡的一個固有特性,而是在新型顯微鏡的設計中為了便于使用者的操作而采取的一種措施。
3、對顯微鏡有效放大倍數的再認識
顯微鏡的有效放大倍數(M)與物鏡數值孔徑(NA)的關系可以表示為:550NA;,長期以來,顯微鏡使用者一直遵循這一關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