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顯微鏡較廣地應用于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在農林畜牧業、水產養殖業、醫療衛生事業、生物科學研究、金相學研究,以及各類大、中專院校教學中,有著重要的用途。
顯微鏡已經逐漸成為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分析儀器,但是如何選購顯微鏡,性價比又好,功能又齊全,常常是科研工作者十分頭疼的問題,那三鏘泰達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選擇顯微鏡的幾大注意事項:
一、先要了解什么樣的樣品用什么類型的顯微鏡?
二、操作體驗的適宜性?
現在顯微鏡體驗的適宜性是顯微鏡的一大賣點,圖片同步顯示,投屏顯示,對保存的圖片直接進行修改和編輯,對于解放實驗者有很大幫助。
三、想要什么效果,放大多少倍?
真核細胞:10-100μm;原核細胞:1-10μm;細胞核:約7cm;線粒體:0.5-1μm;大多數病毒:20-100nm。光學顯微鏡低可區分200nm;更小的支原體和病毒等需使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光學總放大倍率=目鏡的倍率X物鏡放大倍率,數字總放大倍率=目鏡放大倍率X物鏡X數字放大率。所以要根據所觀察的樣品大小選擇合適的顯微鏡和配置。
四、光學系統的好壞?
分辨能力是觀察樣品細節的能力和圖像的解析速度——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物鏡在光學系統中至關重要,物鏡的數值孔徑(NA)越辨能力越強。用戶需要看到的細節程度和預算,選擇數值孔徑(NA)合適的物鏡。除了數值孔徑(NA),還需要評估顯微鏡物鏡對球差和色差的校正程度。選擇預算范圍內好的物鏡。物鏡的品質將直接影響數據的質量,所以這是需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市面上有多種類型和功能的顯微鏡供科學家選擇。有時,選擇可能是一邊倒的。而好的方式就是根據自身需求做調研,做不同設備的比較,再加上對當前需求和未來計劃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