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3D顯微鏡中體視顯微鏡的操作步驟以及特點
1.采用國際上極先進的CMO光學原理設計,為用戶提供銳利的圖像。
2.完美的3D圖像,在整個變焦范圍內都能提供清晰的無失真的圖像。
3.寬視場光學觀察。
4.超長工作距離。
立體顯微鏡采用兩個不同的光學通路生成三維的光學影像,因此也叫實體顯微鏡、解剖顯微鏡,屬于低倍數(shù)的復式光學顯微鏡. 從19世紀90年代(1890年)被美國儀器工程師霍雷肖.S.格里諾{其父(1805-1852)為美國雕塑家和作家霍雷肖.格里諾}發(fā)明,并被德國卡爾.蔡司公先生產(chǎn)以來,對科學研究、考古探索、工業(yè)質量控制和生物制藥等領域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為了發(fā)揮立體顯微鏡的功效,正確使用操作立體顯微鏡尤其重要。
步驟1
將顯微鏡置于一個對操作員舒適的工作臺平臺,然后打開反射光(表面光),在顯微鏡底座上放上一個式樣,比如硬幣,將顯微鏡的變倍旋鈕旋到低倍數(shù), 通過調節(jié)升降組找到大致焦平面(成像面)。
步驟2
調整目鏡的觀察瞳距,并調整目鏡上的屈光度以找到較好的焦平面。
步驟3
利用以上方法,逐漸旋大變倍旋鈕的倍數(shù),適當調節(jié)顯微鏡的升降組,逐漸找到極限倍數(shù)的焦平面。調節(jié)過程中,請利用硬幣上比較明顯的參照點比對成像的清晰度。
步驟4
將變倍旋鈕旋到極低倍數(shù),也許像會有一些失焦,此時請不要再調節(jié)升降組進行對焦,只需調節(jié)兩只目鏡上面的屈光度已適應眼睛的觀察(屈光度因人而異)。此時,顯微鏡已經(jīng)齊焦,即顯微鏡從高倍變倍到低倍,整個像都在焦距上。同樣的試樣,我們不需要再調節(jié)顯微鏡的其他部件,只需要旋動變倍旋鈕就可以輕松對試樣進行變倍觀察了。